陈炉古镇位于铜川印台区东南15公里的山巅上。据记载,陈炉古镇因“陶炉陈列”而得名。陈炉是历史上仅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耀瓷基地,堪称陶瓷史上的奇迹,有“东方陶瓷古镇”之誉。陈炉古镇也是陕西省命名的文化艺术之乡中仅有的陶瓷之乡。陈炉古镇山川秀美,陶瓷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史载“陶场南北三里,东西延绵五里,炉火杂陈,彻夜明朗”,所谓“郁郁千家烟火迷”,以“炉山不夜”的美誉列为古时“同官八景”之一。
陈炉古镇位于铜川印台区东南15公里的山巅上。据记载,陈炉古镇因“陶炉陈列”而得名。陈炉是历史上仅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耀瓷基地,堪称陶瓷史上的奇迹,有“东方陶瓷古镇”之誉。陈炉古镇也是陕西省命名的文化艺术之乡中仅有的陶瓷之乡。
陈炉古镇山川秀美,陶瓷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史载“陶场南北三里,东西延绵五里,炉火杂陈,彻夜明朗”,所谓“郁郁千家烟火迷”,以“炉山不夜”的美誉列为古时“同官八景”之一。陈炉的民俗与陶瓷密切相关,民居、民膳、民艺蕴藏丰厚的陶瓷文化内涵。陈炉民居年代久远。陶腹、陶穴、罐罐垒墙,依山排布,密如蜂房;瓷片铺路,富有油画效果,具有观赏性,被誉为“脚下的艺术”。
陈炉镇制瓷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宋元以后有名的古耀州窑延续生产的仅有窑场,清乾隆年间曾创造了年产八百万件瓷器的业绩。陈炉枕骨瓷窑早在唐代就有“炉火膛里翻火焰”的记载,北宋时制瓷业达到鼎盛,以烧造青、白、黑和酱釉瓷而出名,自元代至今,一直是西北地方较重要的瓷业生产基地。其瓷制品以碗、盘、盆、罐、瓶、盒、灯、炉等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另有一些陈设器、供器、瓷雕等,釉色种类丰富。
开放时间全年 全天开放
耀瓷文化
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陈炉窑场是古耀州窑的继承和延续,是耀州窑的重要组成部分。陈炉窑将耀州窑的炉火传承已有1300余年,是连续烧造从未断烧的耀州窑系窑炉,是活着的耀州窑,是研究古陶瓷的活化石。宋代,中国瓷业蓬勃兴起,北方形成了“定窑、钧窑、耀州窑、磁州窑”四大窑系。这四大窑系以其精良的工艺、精美的产品而享誉华夏,畅销海外,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四大名窑。耀州窑在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创烧于唐代,宋代达到鼎盛时期,金、元后逐渐衰落,明代断烧。现有考古调查显示,自金代开始,耀州窑瓷业重心逐渐向与其相距20公里处的东部山地立地坡(今陈炉镇立地坡村)转移,后又经上店(今陈炉镇上店村)转至今陈炉镇区延续至今。故而,今耀州窑陈炉窑址包括立地坡、上店、陈炉三大窑场。
明清时代,陈炉陶瓷生产达到鼎盛时期,镇民800户,俱业陶。县志记载:“瓷场自麓至巅,东西三里,南北绵延五里,炉火昼夜不熄,弥夜皆明,山外远眺,莹莹然一鳌山灯也。”炉山不夜奇观被列为同官八景(济阳夕照、仙洞朝霞、姜祠清风、瀑泉飞雨、三山春雪、二水冬冰、高峰连云、炉山不夜)之一。古人赋诗赞曰:“山外遥看长不夜,星流月奔互参差”。这是当时陈炉瓷业繁盛的真实写照。陈炉是继古耀州窑后西北地区最大的瓷业生产基地,素有“渭北瓷都”之称。
荣誉
2006年,陈炉古窑址已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耀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陈炉古镇被命名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陕西省的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1年,陈炉古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