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九旅窑洞遗址位于定边县盐场堡镇明长城上。1940年秋,为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军事围攻和经济封锁,八路军三五九旅2000余名指战员开赴定边盐场堡驻防打盐。自挖窑洞为房,割草铺地为床、垒土筑灶为炊,同群众一起,修田整畦,筑坝打盐,发展盐业生产,以解决抗战必要的经费,成为当时陕甘宁边区一项重要财源,被毛主席誉为“中央第一财政”。
历史
1941年3月,八路军359旅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带领下,到南泥湾开荒种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震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兼政委。1937年在晋西北抗日前线,两次进行同蒲北段破击战,连克宁武等7座县城,为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而后建立了以恒山为依托的雁北抗日根据地。359旅多次重创日军,曾被八路军总部和边区分别授予“模范党军”“百战百胜的铁军”称号。
359旅拿起锄头,完全是迫不得已,是为了解决延安的经济困难,是为了生存。红军改编之后奔赴抗日前线,陕甘宁边区成为八路军的总后方。其经济来源之一,是边区自身生产经营收入。但这远远不够,初期有两个重要外部来源:
一是八路军军饷的一部分。
红军改编后,只核定了3个师的编制,每月发给40万元军饷。其中的一半留给了延安,另一半分给3个师用。据资料记载,在前线的120师每月领用的军饷只有5万元左右。即使这么少,贺龙师长还主张多留一些给延安,自己带部队尽量到敌后去自筹钱粮。
二是各根据地的资助。
八路军3个师开赴前线后,创建了很多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组织,可以征收钱粮,除了自用以外,也资助延安一部分。在整个抗战期间都是如此。
但到了1940年底,上述两项经济来源都出现了问题:一是重庆方面停发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饷。延安的这笔收入自然也就没有了。二是各根据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对延安的资助也相应减少了。
第一点好解释,第二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是日本侵华政策调整所造成的。
1938年10月下旬,武汉会战结束。随着战争向内地发展,日军战线拉长,日本国小、兵少、资源缺乏的弱点开始显露,经济及人力上不胜负担。
为此,日本开始调整侵华政策,实施新的军事战略,“以华制华”、“以战养战”开始成为基本方针,抗日战争从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军事打击的重心,也从正面战场,转向对付后方的抗日武装,维护占领区的“治安”。
为实施其新军事战略,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始进行大规模“扫荡”,并且逐步升级,以分进合击、铁壁合围、梳篦拉网等战术,配合以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等残酷手段,试图消灭敌后武装。抗日根据地陷入极为困难的时期,自身经济上日益困难,对延安的资助自然就减少、甚至停止了。
此外,蒋氏还大搞摩擦,不仅停发军饷,还动用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企图断绝边区与外界的物资往来。
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陕甘宁边区在经济上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边区军民衣服、鞋袜、被子等物资极度缺乏,粮食也极度紧张。
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该怎么办?主席给大家说了3个出路:一是饿死,二是解散,三是自己动手解决。主席说,“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因此,延安决定走生产自救的道路,通过自身努力,克服经济上的严重困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当时正驻扎在边区的王震和他的359旅,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到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的。
1939年9月,日军准备大规模地进攻黄河河防。由于陕甘宁边区兵力单薄,延安调359旅到边区加强河防。359旅进入河防一线后,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后来,120师在晋西北的根据地日益巩固,日军进攻黄河渡口的交通线受到直接威胁,黄河河防的军事压力逐渐减轻。
这样,延安决定王震率359旅开赴南泥湾,开展农业生产,解决边区粮食紧缺问题。
南泥湾当时还是一片荒野,位于延安东南50公里的黄龙山区,土质肥沃,可耕面积较大,适于大规模垦荒生产
1941年3月,王震率359旅开进南泥湾,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全体官兵动手建窑洞、搭帐篷、制农具,随后披荆斩棘,开荒种地。从旅长到普通战士,甚至随军家属,人人参加生产劳动。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广大官兵用自己的双手,硬是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开辟为“塞北江南”。
在开垦南泥湾期间,359旅以农业生产为主,同时开展工业、运输业和商业经营。
王震和359旅的艰辛付出,取得了丰硕成果:到1944年,累计垦荒种地26万亩,收获粮食2100多吨。除了自用以外,还上缴边区600多吨。其他各项经营也成果颇丰,建起了纺织厂、服装厂、制鞋厂、肥皂厂、榨油厂、木工厂、铁工厂、皮革厂、造纸厂等,大大缓解了边区物资严重匮乏问题。
359旅通过大生产运动,逐步实现了粮食物资的自给自足,大大减轻了人民负担,支援了边区建设,成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榜样,被誉为“南泥湾精神”。
王震将军和他带领的359旅不仅能生产,也能打仗。
1944年10月,延安决定359旅停止农业生产,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下支队,分两批从延安南下:第一支队由王震率领,于11月出发;第二支队由刘转连率领,1945年6月出发。
没想到的是,这分两批出发,从此让359旅一分为二:王震率领的第一支队曾南下抵达湘粤边地区,后辗转回到延安,成为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5师)、一野第2军的基础;刘转连率领的南下第二支队走到河南境内时,日本投降,第二支队奉命进军东北,成为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28师)、四野第47军的基础。这两支部队在解放战争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