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畴是咸阳兴平人,1917年考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1923年初,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魏野畴1924年到西安,参与创建了西安市第一个青年团支部。1925年9月参与领导了西安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整顿工作,担任中共西安特别支部委员,为早期西安党组织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魏野畴后来被派往安徽,任中共皖北临时特委书记,与吴岱峰等人一起组织了皖北暴动,1928年4月被逮捕,惨遭杀害,年仅30岁。魏野畴烈士葬于安徽,在他的家乡,咸阳兴平市板桥村,目前建设了魏野畴烈士事迹展览馆,将魏野畴烈士光辉而短暂的革命历程,分为艰苦求学、播火三秦、革命事迹、彪炳史册四个板块,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进行展览。
红色档案
魏野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和宣传活动家,西北地区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陕西党团组织、皖北苏维埃政权、皖北工农红军的创建者之一。他组织领导的阜阳“四九”起义点燃了皖北的革命烈火,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地区反击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枪,在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魏野畴事迹展室占地300平方米,将魏野畴光辉而短暂的革命历程分为艰苦求学、播火三秦、革命事迹、彪炳史册4个板块。室内墙体展示,室内外浮雕、雕塑及多媒体互动等载体,全面展示了烈士志存高远、儒雅坚毅、光辉伟大的一生。如今,魏野畴事迹展室已成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教育、党性体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故事会
魏野畴:三秦播火第一人
魏野畴事迹展室。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种矛盾急剧激化,思潮空前活跃。一方面清政府腐败,列强横行,民不聊生;另一方面一大批仁人志士纷纷奋起斗争,寻求救国图存的道路。陕西兴平市西城街道板桥村人魏野畴就是这一批奋起者中的一名爱国进步青年。
为了纪念他,家乡人在村上修建了魏野畴事迹展室。4月25日,记者来到兴平市,走进板桥村魏野畴事迹展室,跟随讲解员,重温那一段红色记忆,感受魏野畴短暂又不平凡的一生。
求学时期:接受新思想 播火三秦
1898年3月8日,魏野畴出生于兴平县板桥乡魏家村(今兴平市西城街道板桥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七八岁入本村私塾求学。家境贫寒的魏野畴天资很高,因此深受先生康玉堂的喜爱,先生常夸他学习用功。
1913年春,魏野畴考入西安三秦公学。4年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一所知名高等学府。因学费高昂,他不得已选择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上学。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此时正在北京求学的魏野畴以青春的激情投入到了这场反帝爱国运动中,并因此结识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在他们的影响下,魏野畴开始学习新文化、新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
在北京求学的魏野畴时时惦念着家乡人。此时的陕西人民,还在军阀混战中苦苦煎熬。1919年3月,魏野畴和北大学子杨钟健、刘天章、李子洲等人一起,组织在北京读书的陕西青年学生组成了“陕西学生团”,积极呼吁陕西停战。
经过一年多的社会活动,魏野畴等人意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必须改造国民思想,走文化运动道路。于是,“陕西学生团”升级为“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魏野畴等人创办了《秦钟》月刊。1921年,他又撰写了《中国近世史》,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释中国近代史,对唤醒民众影响深远。
在魏野畴事迹展室,一本封皮为黄色的《秦钟》摆放在展柜里。据讲解,《秦钟》的作者大都是在京的陕西籍学生,除了魏野畴外,还有华县的杨钟健、三原的陈顾远、汉阴的陈声树等。他们倾其全力揭露当时黑暗的陕西社会,同时向陕西介绍新思想,为开化陕西风气,促进桑梓进步作出了贡献。
任教时期:宣传共产党的主张 培养党的优秀干部
1921年夏,魏野畴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陕西,在华县咸林中学任教,不遗余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1923年初,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魏野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魏野畴由一个追求自由民主的进步青年,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在咸林中学任教期间,魏野畴因传播新思想、新理念而遭受顽固势力打击迫害。1923年,魏野畴被迫北上,接受从北师大毕业后回到家乡榆林市担任榆林中学校长的杜斌丞邀请,来到榆林中学任教。
在榆林中学,魏野畴担任国文和英语教员,按照党组织的要求,他以榆林中学为主阵地,积极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
在此期间,魏野畴向学生讲授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了《政治经济学原理》,他是最早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介绍到中国的知识分子之一。他还用《向导》《共进》《新青年》进步刊物塑造学生的心灵,激发青年学生的革命思想和爱国热情,在他们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在榆林任教期间,最令魏野畴骄傲的是,培养出了刘志丹、谢子长等一大批进步青年和学生,使他们纷纷走上革命道路,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优秀干部和红军的骨干。
投身革命:穿越血雨腥风 血洒皖北
在榆林,魏野畴还有一个巨大收获——经杜斌丞先生介绍,认识了客居榆林的杨虎城将军。这为他日后人生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因遭受陕北军阀和校内封建势力的迫害,魏野畴离开陕北。1924年春,他回到西安,先后在陕西省立三中和省立一中任教,积极参与建立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地方组织。
同年夏天,魏野畴等人在西安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1925年5月和7月,他先后领导了驱逐直系军阀陕西督军吴新田和反对教育界封建顽固势力的群众运动。接着,他又参与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的筹建工作,并被指定为临时省党部的负责人之一。
1926年1月,魏野畴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6年初,中共西安地委成立,魏野畴任地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4月至11月,直系军阀刘镇华率八师之众围困西安,魏野畴协助杨虎城等坚持了8个月的守城斗争。
1927年2月,中共陕甘区委成立,魏野畴是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宣传工作。他主编的《西北人民》刊物,被陕甘人民誉为“西北革命的急先锋”。同年7月,中共陕甘区执委会改组为中共陕西省委,魏野畴任省委军委书记。经省委同意,魏野畴接受杨虎城的邀请,前往河南开展工作。
1928年1月,蒋介石派人打入杨虎城部活动,威逼其逮捕魏野畴等共产党员,遭到杨虎城拒绝。2月9日魏野畴连夜召回70多名中共干部参加会议,会议作出在皖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豫皖平原根据地等决议,决定成立中共皖北临时特委。
1928年3月中下旬,皖北特委决定4月下旬或5月上旬,攻打阜阳城,发动阜阳暴动,魏野畴任总指挥。4月8日阜阳起义因叛徒告密而被迫提前行动,在敌人重兵包围下,魏野畴仅率百余人突出重围,从阜阳转移到老集,但立足未稳又遭包围,最终被捕。1928年4月10日魏野畴牺牲,年仅30岁。
“魏野畴是老同志,有学问,他还有著作,我读过,写得有水平。”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魏野畴所领导的“四九”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点燃了皖北革命的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