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南关南洼村,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在陕甘革命根据地(又称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正式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成为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历史沿革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使陕北成为革命的根据地。
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西北办事处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林伯渠任边区政府主席。
边区政府范围涉及陕西、甘肃、宁夏的23个县,面积12.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首府设在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政权、经济和文化建设,成为全国革命根据地的模范,是敌后抗战根据地的总后方,为新中国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培养了各方面人才,奠定了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坚实基础。
红色历史
汇聚力量 一致抗日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后,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1936年2月至7月,红一方面军先后进行了东征和西征,将陕甘革命根据地扩大为陕甘宁根据地。
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一方面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一方面按照团结抗日的原则,进行更名改制的筹备工作。经过国共双方多次谈判,1937年9月,正式改陕甘宁根据地为陕甘宁边区。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的部分地方,共辖23个县,人口约150万。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实现了工农苏维埃政权向抗日民主政权的转变。林伯渠先后连选连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机构设有办公厅、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教育厅、保安处等十几个机构。“陕甘宁边区政府是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最高行政机关,是一个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政权机构。”韩雨佳介绍,为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全国抗日民主的模范区,边区政府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陕甘宁边区成为抗日救国、民主建国的光辉旗帜。
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人民抗战的政治指导中心,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的战略总后方。毛泽东把陕甘宁边区比作一个试验区,用很多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指导边区的工作。他指出:“边区的方向,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方向。”
广纳谏言 精兵简政
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旁边,矗立着一座古朴雄浑的建筑——延安大礼堂。
“延安大礼堂建于1941年,是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参议员们在这里参政议政,因此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民主之宫’。边区参议会在此召开。”韩雨佳说。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直接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第一个开展民主政治建设。陕甘宁边区政府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参议会为当时最高权力机关。参议员由人民群众直接选举产生,从1937年到1945年,进行了三次普选。每次选举,不分阶级、党派、民族、性别,不论职业、文化程度,凡年满16岁以上的群众一律平等参与选举。由于边区的文化教育水平落后,为了保证每个选民都拥有平等自由的选举权,在实际投票中,群众有许多创造,采取投豆、画圈等选举办法,选出自己心中的代表。
为了增强抗日力量,194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施政纲领》,提出在各级政权机关中贯彻落实“三三制”政策,即在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
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李鼎铭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在这次会议上,李鼎铭等11人提出了“精兵简政”的议案。议案提出后,受到一些人的批评,有人甚至怀疑李鼎铭的动机。毛泽东对此十分重视,仔细阅读后在批语中写道: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此后,“精兵简政”成为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被大力推广,对于解决“鱼大水小”的矛盾,减轻人民负担,度过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发挥了重大作用。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加之连年自然灾害的侵袭,致使边区财政经济遇到了极大困难。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于是,一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迅速展开。
陕甘宁边区政府坚决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因地制宜地开展经济建设。在大生产运动中,边区政府领导以身作则,边区军民团结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边区的农业、工业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那个时期,边区到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1943年,生产粮食184万石,除去消耗的162万石,还余22万石,经过军民自己动手实现了丰衣足食。”韩雨佳说。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边区军民白手起家发展工业,先后办起了石油厂、火柴厂、农具厂、玻璃厂、兵工厂等,总之是缺什么就造什么。据1944年统计,边区仅公营工厂就有77家,职工人数达到了1.2万人。
工农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市场经济的繁荣。延安南区合作社、大众合作社、陕公合作社、军人合作社等,从1937年到1944年,合作社发展到643家,社员人数达182878人,对调剂余缺、互通有无、繁荣经济发挥了重大作用。位于延安南关的新市场成了当时繁华的商业中心。
1937年以前,陕甘宁边区文教事业相当落后,识字率仅为1%左右。为了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陕甘宁边区政府拨出整个经费的20%用来发展教育事业。在毛泽东“为教育新后代而努力”的号召下,建立起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延安第一完全小学、延安中学等。陕甘宁边区小学数量由1937年的545所发展到1945年的1395所,中学也由1所发展到7所。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移风易俗,建章立制、惩治腐败,使边区的社会风气和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经典文艺作品广为流传。
陕甘宁边区政府从1937年9月成立,到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后宣告结束,历时12年零4个多月。边区政府在领导边区军民进行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项事业建设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各方面干部和管理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