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教寺,又称“大唐护国兴教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中国佛教八宗法相宗(又称唯识宗、慈恩宗)祖庭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街道境内,城南约20千米处的少陵原畔。
兴教寺,又名“护国兴教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位于长安区杜曲镇以东少陵塬畔,距古城西安约20公里。寺院傍塬临川,绿树环抱,南对终南玉案峰,俯视樊川,是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
游人登临此寺,抬头仰望,山门额上镶着“护国兴教寺”,两旁“法相”、“庄严”九个金色大字,映衬着朱红大门,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该寺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602-664)的遗骨迁葬地,创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玄奘法师于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往印度取经,跋涉五万多里路,往返17年,历经110个国家,于贞观十九年(645)回到长安,携回佛教经典657部。回国后,相继在弘福寺、慈恩寺、西明寺、玉华宫(今陕西铜川市境内),用了19年时间,译出经论75部,1335卷,对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法相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主要宗派,该宗由著名的玄奘大师创立。玄奘大师求法归国后,长期任大慈恩寺的上座长老,并主持国立翻经院的工作,大慈恩寺是中国佛教法相宗的祖庭。玄奘大师圆寂后的遗骨迁葬于兴教寺并起塔,玄奘大师的门下“四哲”之一、“百部琉主”“慈恩法师”窥基和西明圆测法师的灵骨舍利,分别塔于奘公塔的左右,故兴教寺与法相宗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自建寺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佛教信徒拜谒者不绝于途,仰慕前贤高风者相望于道。因此,兴教寺与大慈恩寺同属中国佛教法相宗的祖庭。
唐代时,日本僧人道昭、智通、智达等先后来中国留学,亲受唯识学于玄奘。高宗调露元年(679)回国弘扬。其后玄防游学于玄奘的再传弟子智周。法相宗在日本一直流传了下来,如1955年日本《宗教年鉴》记载,日本法相宗有四个宗派,86个寺院,1个学院,信徒121851人。另外,韩国当年也有法相唯识的继承,至今仍有研习者。
民国二十八年(1939),程潜等捐资修建大雄宝殿五间,藏经楼五间,以及围墙和山门等,历时两年,工始告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兴教寺极为重视,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多次拨款进行整修。195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兴教寺瞻仰玄奘灵塔。1954年至1956年缅甸总理吴努、尼泊尔文化部长乾达先后来寺瞻仰玄奘塔。1959年,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曾到兴教寺参观。
20世纪50年代,妙阔法师为该寺住持,1957年春,妙阔法师主持传授三坛大戒一次。1959年妙阔法师住香积寺,常明法师接任兴教寺住持。在“文革”中,由于常明法师权巧感召,说服红卫兵,让兴教寺免遭破坏,保护了八部大藏经和十多尊铜佛像,使兴教寺的殿宇、法像完好无损,这在长安甚至全西安市都是少有的。多年来,常明法师应付裕如,精心规划,从1982年开始,对该寺进行全面整修和改建。经十多年的辛苦经营,截止1996年底,新增建殿宇僧舍84间,整修改造原有殿堂楼舍25间,共计109间。使兴教寺成为一座较完整的佛寺,千年塔寺焕然一新,又为长安风景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