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古镇是川楚古道上的一座驿站古镇,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小建在喀斯特地貌的溶岩之上,现存古街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尤以“让出三尺地,多占一份天” 的吊脚楼为特色。古镇依山傍水而建,富水河紧紧环抱,历经千百年的时代变迁仍保留着昔日恬淡、古朴、优雅的面貌,颇具“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
开放时间具体营业状态以当天开放情况为准
历史文化
吕氏祠堂
八十年代年中期,在熨斗镇董家河西岸,还有一座古砖木结构建筑的房屋,它始建于民国三十二(1943)年。位于东经108.16°北纬32.79°。占地总面积约800平方米,董家河从乾方而入缓缓地绕过门前向丁而去,谓之青龙绕宅;一座青山似黄龙卧冈紧紧围住房屋后背,为本宅风水之玄武;东岸一座横山,无名,为本宅风水之朱雀;山下一片水田,平展地躺在大门对面,为本宅风水之明堂;紧靠门前有两颗高大的杨树,茂盛的枝叶像撑在门前的两把巨伞(后被风刮倒)。座落在这块风水宝地中的古建筑房屋就是遐迩闻名的吕氏祠堂。
吕氏祠堂的建造艺术水平非常高,可以说是现代化艺术水平不可比拟的。其垛墙楹柱、脊顶饰物、装璜绘画、窗棂彩雕、磉磴槅门及殿内正面墙上的巨幅壁画,古色古香、典雅素净,具有相当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造诣。吕氏后人吕恩贵说:“祠堂的建筑跟古镇老街的古戏楼建筑是同一个人设计建造的,漂亮、恢弘、大气”。吕恩诚补充道:“在那个时期这个祠堂是熨斗地区的标式建筑。解放后出版的省、市、县地图上都标有“吕家祠堂”。现在查“谷歌地图”仍标有“祠堂”。事实表明,这个祠堂是享誉内外的文化象征,是一颗绚丽的艺术瑰宝,是一个“不可再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价值的古建筑。
民国三十二(1943)年吕氏家祠落成后,他们阖族群力整理家史,再版老谱续修新谱。集“清本源、别支派、立排行、计生殁、备规约、列长幼之序”之大成,总计一谱凡九卷七本,内容包含:戒律(族训)十六条,家法五十条,族规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共五十条,家礼四端,谱跋一篇,谱序七篇,墓志二篇,先祖墓图九副,家祠堂规十二则,先祖撰记十五篇,祭祖文五篇,其它二十篇,2002年再续家谱。其字辈谱有四十字,附列于下: 上士良有道,廷献绍恩隆,清光照景运,家声永世红,贤财多吉信,仁义定安宗,富资成先泽,优选亿纪红。
吕氏家族溯根于炎帝姜姓,炎帝孙名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食采于吕(山东吕地),后代以封地为姓,始有吕姓。之后吕氏家族繁衍昌盛,人口分布在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历朝历代人才辈出,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熨斗吕氏一脉的直系先祖吕万杰,大明天顺年间进士,官居大明国子监祭酒,贻至八世吕大器,明崇祯元年(1828)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为熨斗吕姓“恩”字派的十一世祖。清乾隆十九(1754)年,吕氏先祖吕仕仪携子良襄由川入陕,择居熨斗。那时的熨斗,地广人稀,几近蛮荒,吕氏祖先在这里开始垦荒营农,创修私居,繁衍生息,人口不断增长,渐而兴蚕桑、勤纺织、开染坊、办药铺、搞商贸等,百业齐兴。十八世纪末,吕姓来陕方三世,长孙吕有聪在作坊新庙寺(今熨斗镇沙湾村)建私塾,吕有聪亲任校董,从四川老家请来宿儒米夫子在此执教20余年,治学严谨,弟子数人考中秀才,咸丰三年石泉县衙授予“有功学校”荣誉称号,其匾额现存树林老屋;后期有吕献谕为增生,吕献捷庠生,吕道灿咸丰八年中举人、吕道赞同治四年拔为恩贡。据记载,吕氏家族入陕历经清朝七代、中华民国、新中国成立三个时代,跨越四个世纪二百六十多年历史,吕氏家族也由来陕的两个人发展到现在已有两千余人,可谓是子孙繁衍兴盛且人才辈出。
大凡家族,古来各姓氏皆建有祠堂,是祭祀祖先的中心地点,同时也是对后人践行优良家风,继承先祖传统美德(即现今讲的新民风“诚、孝、俭、勤、和”)、遵纪守法、爱国爱民等方面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如今,吕氏祠堂只留几块青砖,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其对后人的隐形影响,一直都在。